云手机 http://www.mangoysj.com/ 本周聚焦: 今年以来,国际粮价高位运行,4 月国内粮食CPI 同比上升至2.7%,创2016年以来新高。本文基于数据测算的角度,认为在确保口粮安全的情况下,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通胀的传导强度和效果偏弱,尚不构成通胀的主要矛盾。 判断国际粮价对国内价格的影响,一是看进口依赖度,二是看国内产需缺口。 具体来看:大豆,进口依赖度常年超过80%,国内大豆价格基本跟随国际价格波动;玉米、小麦,2020-2021 年,二者进口依赖度分别为10%、7%,国内价格承受了一定的输入性上涨压力,传导幅度介于10%-30%;大米,进口依赖度仅为3%,国内大米价格运行较为独立,受国际粮价的影响程度较低。 粮价上涨如何影响国内通胀? 一是,直接渠道,传导强度有限。小麦和稻谷,是我国两类主要的口粮消费品种,二者直接影响CPI 中的粮食价格,粮食类消费占CPI 比重约为2%。历史上看,当粮价上涨明显推升国内通胀时,稻谷和小麦价格同时出现大幅上涨。 而从现实情况看,目前国内稻谷价格处在历史低位,充当重要的稳定剂,削弱粮价上涨对通胀的影响。同时,国际小麦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有较大折损率,由于今年国内小麦产需缺口收敛,库存消费比高于上年,也有助于稳定国内粮价。假设极端情况下,未来国际小麦价格再度上涨100%,对应国内面粉价格上涨10%-20%,但因国内大米价格稳定,则粮食CPI 上涨5%-10%,对CPI 拉动率为0.1-0.2 个百分点(4 月为0.05 个百分点),影响相对可控。 二是,间接渠道,传导效果偏弱。以当前涨价压力较大的玉米价格进行说明。 玉米饲用比例高达60-70%,对CPI 的影响,主要通过影响猪肉等肉类价格,间接影响通胀。今年1-5 月,国际玉米价格上涨24%,国内玉米价格上涨6%。经测算,若玉米价格上涨10%,导致猪肉成本上涨0.5 元,若全部计入当前15 元/公斤的猪价,将导致猪价上涨3%,对应CPI 拉动率不到0.1%。因此,当猪价处于低位时,玉米价格上涨会导致猪价呈现抗跌性。但当猪价快速上行时,玉米价格上涨对猪价的影响会逐步削弱。 全球央行: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,需要从复苏过渡到稳定增长,强调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,美联储将使用其政策工具来应对物价上涨;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表示,货币政策正常化应循序渐进,7 月、9 月各加息25 个基点是“基准节奏”。 海外政策: 俄罗斯公布第三阶段军事行动目标;欧盟领导人同意禁运俄罗斯石油。 国内观察: 6 月以来,上游:原油、铜价环比上涨、焦煤、铝价环比下跌;中游: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,螺纹钢价格环比下跌;下游: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收窄,猪价环比上涨,菜价、水果环比下跌。 国内政策: 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会议召开;国常会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生效。 风险提示:全球粮价上涨超预期,全球油价上涨超预期。 (文章来源:光大证券) 文章来源:光大证券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